5-1(tues) 香港樂壇的黃金十年(1)… 70年代
好耐之前提及有朋友forward左一篇水蛇春咁長長長長長o既文章俾我, 係關於“香港樂壇的黃金十年”…即係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…雖然係長, 但好好睇啊! 一路都未有機會post出o黎,由今日開始, 將會分好幾篇post晒出o黎同大家分享!
雖然我成日都自命對香港樂壇好了解…但七十年代, 我可以叫做未出世; 八十年代, 我亦都太細…所以好多資料我都唔係知得好清楚…睇完呢篇文章, 果然係了解多o左好多, 同埋亦都可以幫我o地一齊懷緬過去…which係我o地最鍾意做o既o野! 哈哈哈哈…好好睇呀! 但因為實在太太太長喇…要分開三五七日先post得晒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謹將此文獻給1983-1992,香港樂壇的黃金十年。
香港歌壇的昨天
香港的粵語流行曲,在六十年代由於外語歌和國語歌的「入侵」及創作人才的凋零,處於衰微狀態。當時的紅星都是唱英文歌的為多(當時我還是細胞,這都是聽說的,信不信由你)。紅透半邊天的WYNNERS(鐘鎮濤、譚詠麟、彭健新、陳友和葉智強組成的樂隊)唱的就基本上都是英文歌。幸好,偉大的許冠傑(請允許我這樣形容他)在七十年代中期出現了。
在許氏兄弟(許冠文、傑)大受歡迎的電影《鬼馬雙星》中,許冠傑作了兩首歌:《鬼馬雙星》、《雙星情歌》,同樣大受歡迎。前者以大量俚語入詞,風趣幽默(許後來作了不少此類風格的歌,被統稱為「鬼馬歌」);後者則是情意綿綿的經典情歌。一時間,「為兩餐乜都肯制,前世!」(為了兩頓飯,啥都願意幹,真是前世造孽)「心兩牽,萬里阻隔相思愛莫變」唱徹香江,香港流行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。許冠傑趁熱打鐵,接連推出傳誦一時的作品,如《半斤八兩》、《賣身契》、《天才與白痴》、《天才白痴夢》等等,充份展露了自己的音樂才華。
大眾對許冠傑的歡迎迅速上升為對粵語歌的歡迎。顧嘉輝、黎小田等也為粵語歌的興起作出很大貢獻,他們創作的《奮鬥》、《千王之王》、《天蠶變》、《戲劇人生》等電視劇主題曲和插曲通過電視這一媒介深深打動了香港市民的心,同時唱紅了鄭少秋、汪明荃、關正傑、羅文、葉振棠、甄妮等歌手。七十年代的後期,粵語歌已經可與國語、外語歌分庭抗禮,但是曲作者仍相當匱乏,於是黃沾(有雨字頭)、盧國沾、鄭國江、許冠傑等傑出的詞作家大量地用外來曲填詞。
那時候的外語歌特別是日文歌旋律非常優美(撫今追昔,我特討厭小室),經大師填詞,成為香港粵語歌的重要組成部份。唱改編歌出名的歌手有徐小鳳、林子祥、薰妮(她的《每當變幻時》、《故鄉的雨》真令人回味!)、羅文(最愛改唱西城秀樹),當然還有譚詠麟,不過他獨自發展(WYNNERS在78年解散)的初期並不得意。此外,還有走民歌路線的歌手,如泰迪羅賓、區瑞強、盧業媚等。一身牛仔打扮,手抱吉他的區瑞強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,每一次聆聽他的《陌上歸人》、《漁火閃閃》都令我心曠神怡。
八十年代初,香港粵語歌壇無論是創作人員、歌手、唱片公司都迅速增加,湧現Christ Babida、林敏怡、徐日勤、向雪懷、林振強、林敏驄等作者,陳百強、譚詠麟、張國榮等歌星先後冒起。1983-1992,我把它稱為香港樂壇的黃金十年。
(半斤八兩)
七十年代之前,香港的樂壇主要以英文歌和國語歌為主導,民族小調和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,粵語歌只是次角,真正意義上的粵語歌(時代曲)很少,出現的用本地話粵語演唱的歌曲多由粵劇腔改編而成。這時香港的樂壇還沒有成氣候,只是跟著歐美和台灣的樂壇走,是一個「外來語言」統治的年代。
70年代初開始,以許冠傑(早期他也是唱英文歌為主)為代表的歌手,逐漸開始唱一些粵語歌(時代曲)。除了許冠傑外,徐小鳳及像溫拿樂隊等也開始崛起。在他們的努力下,香港的樂壇開始真正成熟起來,為以後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70年代
許冠傑被譽為香港當代流行歌的鼻祖,他創造的以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,對粵語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。許冠傑早年組過樂隊,唱過英文歌,並隨其兄許冠文一起主持過電視節目。許氏兄弟的電影在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紅極一時,《最佳拍檔》至今仍保持香港電影觀看人數的紀錄。
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首張粵語專輯《鬼馬雙星》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,在1978年,「買到要搶」的經典大碟《半斤八兩》標誌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。許冠傑是一位音樂奇才,他的作品能收能放,揮灑自如。他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可清楚地分為俚、雅兩類,尤以前者意義重大。這些以粵語白話創作的歌曲嘻笑怒罵,站在普通人民的立場褒貶時事,用語風趣幽默,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。
(鐵塔凌雲)
如《半斤八兩》借打工仔之口道出社會低層人民的艱苦,《十個女仔》則尖銳地對片面追求時髦、唯利是顧的女孩進行諷刺,《加價熱潮》更是直接對物價飛漲宣洩不滿,《學生哥》正面對學生進行勸喻,要求他們用心向學,《揾野做》以一則寓言式故事從正反兩方面勸說世人應自食其力、努力奮鬥。而他以文藝腔創作的歌曲則承襲我國古典詩詞風格,因而詩味十足,每個歌詞都是一闕小詩。《梨渦淺笑》、《夜半輕私語》深得宋代婉約詞風韻,《鐵塔凌雲》(其兄許冠文作詞)是一闕愛港名作,《浪子心聲》和《天才白痴往日情》的中老莊思想用典雅文字和溫婉曲調演繹,真令人驚嘆流行歌的發展的空間之大。據說東南亞某公司曾向許冠傑購買《天才白痴夢》幾句歌詞的版權作廣告之用,每一字付元一千。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的最大功臣,也是這個流行樂壇的第一位天皇巨星。
在許冠傑的影響下,大批歌手轉而唱起粵語流行歌,同時另有一批新秀崛起,香港樂壇的春天正在到來…
溫拿樂隊(Wynners)的前身Losers樂隊在失敗的嘗試後解體,幾名Losers的成員認為樂隊名稱不吉利(含義為失敗者),改名「勝利者」並邀鐘鎮濤加盟,成立溫拿樂隊。溫拿樂隊一開始也是以演唱英語歌為主,代表作為《L-O-V-E love》、《ShaLaLa》。
後來以英美流行曲的風格為基礎填上粵語歌詞,唱起粵語歌。《鍾意就鍾意》、《玩下啦》等紅遍香江。他們以青春、前衛(比如喇叭褲,齊肩發)的造型贏得了年輕人的紛紛倣傚,一時間「夾BAND」(組建樂隊)成為流行的新鮮事物。
(最鍾意聽溫拿呢d歌…仲最鍾意跟住唱+跳添! 雖然我完全唔屬於呢個年代…但呢d歌我全部熟晒o架! o個年考a-level咁o岩係佢o地廿五周年, 出o左好多紀念大碟, 我仲買o左一隻返o黎一邊溫書一邊狂煲!)
許冠傑後來有一首歌《潮流興夾BAND》便是描述了這盛況。溫拿的崛起標誌著香港樂壇有了屬於自己的流行歌,屬於自己的偶像,他們深刻地影響著七十年代中後期的一代香港年輕人。1978年溫拿樂隊宣佈解散,其成員各自發展,並相約每五年再聚一次發行一張大碟。他們實現了諾言,其中1988年即解散十週年之時推出的專輯最有影響,《千載不變》打入當年的十大金曲。
單飛後的溫拿成員在香港演藝界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:譚詠麟成為香港樂壇第一人;而溫拿的主音歌手鐘鎮濤也走紅歌影兩棲;彭建新雖成就不如上兩位,但以其獨特的鄉村風格也在樂壇獲得一定的地位;陳友則在電影界成名,從演員到執導都頗有成就;只有葉志強較少繼續在演藝界露面。
顧嘉輝、黎小田等也為粵語歌的興起作出很大貢獻,他們創作的《奮鬥》、《千王之王》、《天蠶變》、《戲劇人生》等電視劇主題曲和插曲通過電視這一媒介深深打動了香港市民的心,同時唱紅了鄭少秋、汪明荃、關正傑、羅文、葉振棠、甄妮等歌手。
七十年代的後期,粵語歌已經可與國語、外語歌分庭抗禮,但是曲作者仍相當匱乏,於是黃沾、盧國沾、鄭國江、許冠傑等傑出的詞作家大量地用外來曲填詞。那時候的外語歌特別是日文歌旋律非常優美,經大師填詞,成為香港粵語歌的重要組成部份。
七十年代唱《賣湯圓》、《叉燒包》等國語歌曲走紅的著名歌星徐小鳳和唱?⑽母的林子祥也已經開始轉唱粵語歌了。
(每當變幻時)
此外,唱改編歌出名的歌手還有薰妮(她的《每當變幻時》、《故鄉的雨》真令人回味!)、羅文(最愛改唱西城秀樹)、甄妮、關正傑、葉振棠、汪明荃等等。當然還有譚詠麟,溫拿樂隊在78年解散,譚詠麟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《反斗星》,反映良好。此外,還有走民歌路線的歌手,如泰迪羅賓、區瑞強、盧業媚等。一身牛仔打扮,手抱吉他的區瑞強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,每一次聆聽他的《陌上歸人》、《漁火閃閃》都令我心曠神怡。
(待續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芒按: 呢一part無咁有共鳴…因為年代實在太久遠…不過裡面所提及o既歌曲同人物, 又的確係好經典!